能源院2025年第一批供需协同研究咨询项目招标公告
(项目编号:CG2800022002109110)
1.招标条件
本招标项目 能源院2025年第一批供需协同研究咨询项目,
2.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
2.1项目概述:标的1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中长期负荷预测研究与实践
随着“双碳”目标的推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加速构建,经济与能源消费结构深度调整,新业态不断涌现,分布式能源、算力及基站、电动汽车、柔性负荷等呈现高速发展态势,同时近年气候气温、市场及电价对电力需求的影响也愈加显著,新形势下负荷预测工作需科学统筹经济社会多维复杂特征,将传统因素与新因素共同体现在预测结果中。此外,随着新能源占比的持续提升,电力系统的生产结构和技术基础均发生深刻变化,中长期电力规划工作需要进行全时间尺度的生产模拟计算,以精准判断系统对调节能力的需求,负荷特性需从典型指标研究拓展至全年8760小时的负荷曲线研究。因此,亟需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,量化反映多维因素对负荷的影响,形成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模型,并提升模型在极端天气、新型负荷扰动等复杂场景下的适应能力。
本项目旨在深入分析影响负荷演变的核心驱动因素,涵盖经济转型、气温气候、电价机制、分布式新能源、新型负荷等多个维度,需采用定量方法评估不同因素对负荷的影响程度,建立关联关系;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多因素融合的负荷预测方法,能够实现中长期电量及负荷特性的预测,并支持规划年8760点的年负荷曲线生成;开发预测模型工具,并在 展开实践应用。
标的2 规模化新能源接入下城市电网柔性负荷资源灵活性研究
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,以风电、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接入城市电网,逐步成为城市电力供应的主力军。这一转型在带来清洁低碳效益的同时,也深刻改变了城市电网的运行特性。新能源固有的间歇性、波动性与不确定性,使得城市电网的电力电量时空平衡难度显著加大。为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和新能源高水平消纳,关键在于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。传统依赖发电侧灵活性调节资源模式愈发捉襟见肘,且成本相对高昂,亟待释放需求侧资源的可调节潜力。城市电网中蕴藏着海量的可调工业负荷、电动汽车、建筑空调等柔性负荷资源,具备优良的灵活性调节能力,是平抑新能源波动、增强电网灵活性的关键“调节池”。然而,当前柔性负荷资源存在可调潜力不掌握、规划方法不明确、电网调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,严重制约了城市电网柔性负荷资源的开发利用。
本项目旨在深入探究城市多元柔性负荷的响应特性,构建高精度灵活性评估模型,研究面向城市电网调峰及事故备用需求的柔性负荷规划配置方法,探索适应城市电网的柔性负荷调用激励机制。以期突破当前研究的局限,为构建高弹性、高韧性的新型城市电网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,助力能源清洁转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。
2.2招标范围:标的1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中长期负荷预测研究与实践
标包1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中长期负荷预测研究与实践
研究内容包括:
(1)多维因素与中长期负荷的关联关系研究。研究经济转型、气温气候、电价机制、分布式新能源、新型负荷等因素与负荷的映射和关联关系,定量分析对负荷的影响。
(2)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多因素耦合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。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,研究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,能够实现电量、负荷特性预测和8760负荷曲线生成功能。
(3)中长期负荷预测模型工具开发与应用。研究开发先进模型工具以提升预测效果,并在 进行实践应用。
交付物包括:
(1)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中长期负荷预测研究与实践》研究报告1份;
(2)预测模型: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模型1套。
标的2规模化新能源接入下城市电网柔性负荷资源灵活性研究
标包1规模化新能源接入下城市电网柔性负荷资源灵活性研究
研究内容包括:
1)城市电网柔性负荷资源灵活性供应量化研究。综合考虑柔性负荷生产工艺、度电成本、响应特性等因素,研究基于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的柔性负荷可调节能力量化评估方法。
2)城市电网柔性负荷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。针对规模化新能源接入下的城市电网调峰、事故备用需求,研究考虑经济、低碳等因素的城市柔性负荷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法。
3)城市电网柔性负荷资源调用机制研究。分析柔性负荷资源动态聚合方法及其与电网互动模式,研究城市电网柔性负荷资源调用的保障机制和发展路径。
交付物包括:
(1)《规模化新能源接入下城市电网柔性负荷资源灵活性研究》报告1份;
(2)评估模型:柔性负荷可调节能力评估模型1套。
2.3招标项目所在地区:广州
2.4资格审查方式:资格后审
2.5招标分类:专项
2.6标的清单及分包情况:
序号 | 标的名称 | 标包名称 | 预计采购金额(万元) | 最高投标限价(万元) | 最大中标数量 | 工期/服务期 | 是否特殊包 | 投标保证金 | 备注 |
1 |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中长期负荷预测研究与实践 |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中长期负荷预测研究与实践 | 89 | 89 | 1 |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6年11月30日 | 否 | / | / |
2 | 规模化新能源接入下城市电网柔性负荷资源灵活性研究 | 规模化新能源接入下城市电网柔性负荷资源灵活性研究 | 76 | 76 | 1 |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6年11月30日 | 否 | / |
注:(1)除不受限制的特殊包外,一个投标人在一个标的中最多只能中不超过最大中标包数的标包。(2)本项目不收取保证金。
3.投标人资格要求
3.1通用资格要求
通用资格要求 | |
序号 | 内容 |
1 |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,提供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(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);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非法人组织,提供主体资格合法存续的证明文件,分支机构应提供合法有效的授权,授权应加盖委托人公章且委托人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字。 |
2 | 不接受联合体参与。 |
3.2专用资格要求
专用资格要求 | ||
序号 | 内容 | 关联标的/标包/标段 |
1 | 近年(2020 年至今)具有与本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项目业绩,以下证明材料应提供至少一项:(1)工作委托函,(2)合同封面签字盖章页及反映主要工作内容的有关页面,(3)中标通知书,(4)业主接收(验收)证明,(5)获奖证明等。 |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中长期负荷预测研究与实践,规模化新能源接入下城市电网柔性负荷资源灵活性研究 |
4.招标文件获取
4.1招标文件获取方式
本招标项目采用电子招标投标方式,根据《电子招标投标办法》规定,投标人应当在招标公告载明的 注册登记,如实递交有关信息,并经 运营机构验证。 异议提出人或投诉人不得以异议投诉为名排挤竞争对手,不得进行虚假、恶意投诉,阻碍招标投标活动的正常进行。经核查发现所提出的异议或投诉存在诬告、故意扰乱招投标秩序等恶意行为,将按照《中国电力招标采购网供应商失信扣分管理细则》等制度进行处理。
10.
未在中国电力招标采购网(www.dlztb.com)上注册会员的单位应先点击注册。登录成功后的在 招标会员 区根据招标公告的相应说明获取招标文件!
咨询电话:010-51957458
手 机:18811547188
联系人:李杨
QQ:1211306049
微信:Li18811547188
邮箱:1211306049@qq.com
来源:中国电力招标采购网
备注:欲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,注册网站并缴纳因特网技术及商务信息服务费后,查看项目业主,招标公告并下载资格预审范围,资质要求,
招标清单,报名申请表等。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,具体要求及购买标书操作流程按会员区招标信息详细内容为准。
编辑:csg.cn